柳斌杰中外經濟學家論壇致辭
2009-10-16 10:05 來源:新聞出版網 責編:涂運
- 摘要:
- 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由傳統(tǒng)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西方所通行的市場經濟法則結合起來,這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是一個沒有先例的偉大實踐。國際社會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比較熟悉,對市場經濟也比較熟悉,但對兩者的結合卻并不熟悉,因而想更多地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和實際效果。
【我要印】訊:尊敬的施羅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感謝法蘭克福書展組委會將中國確定為今年的主賓國,我很榮幸代表主賓國出席本屆書展,并在中外經濟學家論壇上致辭。
中國自1978年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以來,30年的快速發(fā)展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深刻變化是舉世公認的,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越來越多。我們是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面對世界的,無論是對發(fā)展經驗的肯定,還是對存在問題的善意中肯的批評,我們都表示真誠的感謝。
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由傳統(tǒng)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西方所通行的市場經濟法則結合起來,這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是一個沒有先例的偉大實踐。國際社會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比較熟悉,對市場經濟也比較熟悉,但對兩者的結合卻并不熟悉,因而想更多地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和實際效果。
市場經濟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經歷了十分漫長的過程,如果從13世紀資本主義初步形成算起,也已經歷了800年時間。中世紀結束前后,西方社會對市場經濟也不熟悉,社會結構并不適應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為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發(fā)展掃除了意識形態(tài)上的障礙,資本被迅速積累起來,無處不在的競爭和對利潤的追逐,刺激了技術發(fā)明和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市場經濟逐步變成了被社會普遍熟知并樂意接受的事實。當18世紀末國際貿易的發(fā)展使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成為世界體系的時候,傳統(tǒng)社會保留下來的地域性的堡壘被瓦解了,競爭在被市場化了的國際領域內展開。這就是市場經濟的早期實踐,經歷了最初的排斥,到社會結構的改革以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再到世界體系的形成。這個過程不像田園詩那樣優(yōu)美,而是充斥著血與火的爭斗,但對資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根本改進,最終鑄就了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市場經濟800年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人類智慧和技術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成果,這些成果是全世界的共同財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都已經將市場經濟長期實踐積累起來的共同財富與自己的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等具體情況相結合,走出了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中國也同樣珍惜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成果,并借此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中外經濟學家縱論“中國奇跡”
數字出版:法蘭克福書展上中國主題館新亮點
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開幕 為期6天
感謝法蘭克福書展組委會將中國確定為今年的主賓國,我很榮幸代表主賓國出席本屆書展,并在中外經濟學家論壇上致辭。
中國自1978年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以來,30年的快速發(fā)展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深刻變化是舉世公認的,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越來越多。我們是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面對世界的,無論是對發(fā)展經驗的肯定,還是對存在問題的善意中肯的批評,我們都表示真誠的感謝。
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由傳統(tǒng)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西方所通行的市場經濟法則結合起來,這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是一個沒有先例的偉大實踐。國際社會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比較熟悉,對市場經濟也比較熟悉,但對兩者的結合卻并不熟悉,因而想更多地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和實際效果。
市場經濟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經歷了十分漫長的過程,如果從13世紀資本主義初步形成算起,也已經歷了800年時間。中世紀結束前后,西方社會對市場經濟也不熟悉,社會結構并不適應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為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發(fā)展掃除了意識形態(tài)上的障礙,資本被迅速積累起來,無處不在的競爭和對利潤的追逐,刺激了技術發(fā)明和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市場經濟逐步變成了被社會普遍熟知并樂意接受的事實。當18世紀末國際貿易的發(fā)展使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成為世界體系的時候,傳統(tǒng)社會保留下來的地域性的堡壘被瓦解了,競爭在被市場化了的國際領域內展開。這就是市場經濟的早期實踐,經歷了最初的排斥,到社會結構的改革以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再到世界體系的形成。這個過程不像田園詩那樣優(yōu)美,而是充斥著血與火的爭斗,但對資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根本改進,最終鑄就了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市場經濟800年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人類智慧和技術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成果,這些成果是全世界的共同財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都已經將市場經濟長期實踐積累起來的共同財富與自己的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等具體情況相結合,走出了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中國也同樣珍惜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成果,并借此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中外經濟學家縱論“中國奇跡”
數字出版:法蘭克福書展上中國主題館新亮點
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開幕 為期6天
-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