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企業規模化發展 促進造紙產業升級
2011-08-16 10:30 來源:消費日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最近,各省、市、自治區紙業《2010年度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紛紛亮相,最吸引人們眼球的莫過于大型現代化制漿造紙項目。
“十二五”期間,蘇北、沿海地區將有一批新的大型現代化內資企業崛起。目前一些相關項目已啟動,包括江蘇響水縣政府與我國浙江富陽地區民營企業共建年產130萬噸涂布白紙板等項目報批、江蘇宿遷市政府與中國誠通控股公司簽訂了共建江蘇林漿紙產業園一期工程——年產60萬噸文化紙項日協議、江蘇大豐市政府與民營造紙企業山東博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項目——年產75萬噸涂布白卡紙項目開工。這將為江蘇造紙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浙江省紙業準備將地處杭州灣北岸的平湖、海鹽建設成為箱紙板、瓦楞原紙生產基地。這些基地將是浙江省“十二五”機制紙和紙板產量的主要增長區。行業重點扶持“景興”、“吉安”、“榮成”、“榮勝”、“大洋”等企業發展包裝用紙,建成四五個百萬噸級以上的大型企業集團。
“十二五”期間,福建紙業將上馬一批大型造紙項目,其中,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將建設“200萬噸/年包裝紙板”項目,玖龍紙業(泉州)有限公司將建設“65萬噸/年包裝紙板”項目,福建優蘭發集團實業公司將建設“50萬噸/年特種紙”項目,福建利樹漿紙有限公司新增“年產20萬噸高強度瓦楞原紙”項目。
“十二五”期間,廣東省紙業將通過技改等方式淘汰落后產能約60萬噸。同時,行業進行結構調整,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集中度高、結構合理的造紙企業。在“十二五”期間,廣東紙業將培育4個年產能為100萬噸以上的企業,15個年產能在30萬噸以上、100萬噸以下企業,30個年產能10萬噸以上、30萬噸以下企業,9個年產能為2萬噸以上生活用紙企業,10個上市公司。
大型項目優化資源使用
近幾年,大型制漿造紙項目在優化紙業資源使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廣東省外貿發展較快,對包裝紙需求量大,同時以包裝紙為主的企業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使廣東省包裝紙行業得到長足發展,包裝紙的產量逐年增長,逐步形成以箱紙板、瓦楞紙板和涂布白紙板等包裝紙為主,適量生活用紙、文化用紙和特種紙共同發展的格局。
“十一五”期間,廣東省各紙種的產量均呈現逐年增加態勢,尤其是箱紙板產量增長速度最快,與2005年相比增長了1.34倍。
“十一五”期間,廣東紙業生產規模逐步擴大,產業集中度提高,已經逐步形成包括以包裝紙為主的東莞基地、以“林漿紙一體化”為主的湛江基地、以生活用紙為主的廣東銀洲湖產業基地和以特種紙為主的廣寧造紙產業基地。
經過近十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山東省重點骨干企業日益壯大,為了用好省外資源,華泰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到外省建立大型制漿造紙項目,獲得成功。太陽紙業利用老撾土地、氣候等資源優勢,發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自營林項目和30萬噸/年漂白木漿項目正在籌建中,首批造林長勢喜人,林木高度已達3.5米。看好江蘇大豐水運優勢,博匯集團計劃用10年時間,投資300億元,在江蘇大豐發展漿紙、化工、熱電和碼頭項目。目前,一期項目已動工,計劃2011年底投產。
根據湖南省造紙資源的分布和產品需求的特點,經過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湖南省紙業已形成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在岳陽、益陽和常德3市的環洞庭湖區形成了以泰格林紙集團岳陽紙業公司等為代表的文化印刷用紙產業區;
浙江省紙業準備將地處杭州灣北岸的平湖、海鹽建設成為箱紙板、瓦楞原紙生產基地。這些基地將是浙江省“十二五”機制紙和紙板產量的主要增長區。行業重點扶持“景興”、“吉安”、“榮成”、“榮勝”、“大洋”等企業發展包裝用紙,建成四五個百萬噸級以上的大型企業集團。
“十二五”期間,福建紙業將上馬一批大型造紙項目,其中,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將建設“200萬噸/年包裝紙板”項目,玖龍紙業(泉州)有限公司將建設“65萬噸/年包裝紙板”項目,福建優蘭發集團實業公司將建設“50萬噸/年特種紙”項目,福建利樹漿紙有限公司新增“年產20萬噸高強度瓦楞原紙”項目。
“十二五”期間,廣東省紙業將通過技改等方式淘汰落后產能約60萬噸。同時,行業進行結構調整,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集中度高、結構合理的造紙企業。在“十二五”期間,廣東紙業將培育4個年產能為100萬噸以上的企業,15個年產能在30萬噸以上、100萬噸以下企業,30個年產能10萬噸以上、30萬噸以下企業,9個年產能為2萬噸以上生活用紙企業,10個上市公司。
大型項目優化資源使用
近幾年,大型制漿造紙項目在優化紙業資源使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廣東省外貿發展較快,對包裝紙需求量大,同時以包裝紙為主的企業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使廣東省包裝紙行業得到長足發展,包裝紙的產量逐年增長,逐步形成以箱紙板、瓦楞紙板和涂布白紙板等包裝紙為主,適量生活用紙、文化用紙和特種紙共同發展的格局。
“十一五”期間,廣東省各紙種的產量均呈現逐年增加態勢,尤其是箱紙板產量增長速度最快,與2005年相比增長了1.34倍。
“十一五”期間,廣東紙業生產規模逐步擴大,產業集中度提高,已經逐步形成包括以包裝紙為主的東莞基地、以“林漿紙一體化”為主的湛江基地、以生活用紙為主的廣東銀洲湖產業基地和以特種紙為主的廣寧造紙產業基地。
經過近十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山東省重點骨干企業日益壯大,為了用好省外資源,華泰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到外省建立大型制漿造紙項目,獲得成功。太陽紙業利用老撾土地、氣候等資源優勢,發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自營林項目和30萬噸/年漂白木漿項目正在籌建中,首批造林長勢喜人,林木高度已達3.5米。看好江蘇大豐水運優勢,博匯集團計劃用10年時間,投資300億元,在江蘇大豐發展漿紙、化工、熱電和碼頭項目。目前,一期項目已動工,計劃2011年底投產。
根據湖南省造紙資源的分布和產品需求的特點,經過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湖南省紙業已形成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在岳陽、益陽和常德3市的環洞庭湖區形成了以泰格林紙集團岳陽紙業公司等為代表的文化印刷用紙產業區;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