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環保“不碰硬”是高質量發展“絆腳石”
2017-12-27 10:12 來源:網絡 責編: S9
- 摘要:
- 今年8月,中央環保督察組揭開了浙江省湖州市300噸病死豬被掩埋事件的蓋子。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向浙江省反饋意見時指出,此事根源在于一些地方解決“老大難”環境問題時不愿碰硬。
【CPP114】訊:今年8月,中央環保督察組揭開了浙江省湖州市300噸病死豬被掩埋事件的蓋子。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向浙江省反饋意見時指出,此事根源在于一些地方解決“老大難”環境問題時不愿碰硬。東方網發表殷建光文章表示,中國經濟要從高速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拒絕黑色增長,打造綠色增長,而拒絕黑色增長的關鍵就是要地方環保工作“敢碰硬”,報道中的“不碰硬”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
文章稱,這個絆腳石絆住的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綠色理念。現實中,一些地方環保部門之所以不愿意碰硬,就是因為地方政府部門的“庇護”。比如,中央環保督察組今年8月至9月在浙江督察時曾接到當地居民舉報稱,湖州市經濟開發區三天門固廢處置中心長期臭氣擾民。百姓投訴無門就是因為百姓投訴的門被地方政府庇護土政策關閉了。這個絆腳石絆住的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幸福質量,比如,嘉興市不僅未對新塍塘飲用水源保護區原有5個商業地產項目進行清理,又于2014年違規審批占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嘉德別墅項目,目前該飲用水源保護區違建項目占地達7.12萬平方米。這必然給飲用水水源保護帶來隱患,影響百姓生活的幸福質量。這個絆腳石絆住的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創新精神。地方政府之所以保護污染經濟,就是鼠目寸光,在“黑色政績”里沾沾自喜,這樣,必然導致地方發展的創新精神不足。督察組發現,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入海排污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全省2016年劣四類海水比例高達60%。這樣的思路必然不利于創新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缺少綠色理念,幸福質量,創新精神,就很難實現高質量發展。
搬除這個“不碰硬”的“絆腳石”需要下三個硬功夫。一是執法上的硬功夫,就是執法工作不能有任何縮水,尤其是碰到政府部門權力的時候不能縮水,一次縮水就會導致污染企業放水。二是追責上的硬功夫,就是必須追責各級政府部門一把手責任,哪個地方發生污染事件,那個地方的一把手應該直接給公民道歉,并承諾修復措施,修復不到位應該引咎辭職。三是監管上的硬功夫。這個硬功夫要徹底走出自我監管,地方監管的怪圈,要建立監管數據庫,實現衛星監管,異地監管,堅決防范地方保護主義。
文章表示,地方環保“不碰硬”是高質量發展“絆腳石”,讓地方環保“敢碰硬”起來,關鍵是地方政府部門要做出表率,不做污染企業的庇護傘。
-
相關新聞:
- ·我國紙包裝產業發展有哪些特點?紙包裝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2017.12.26
- ·六安市重大項目開工,超720億元產能將上線! 2017.12.26
- ·2018年1月1日起河北開征環保稅 五種情形暫予免稅 2017.12.26
- ·中國官方首次發布綠色發展指數 2017.12.2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